党委书记、院长胡仕坤
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思想深邃,站位高远,内涵丰富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总纲领。认真学习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对于学校锚定高质量发展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职医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学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,聚焦“两高四着力”,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自觉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。一是以党建领航夯筑堡垒,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。学校把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,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将作风建设融入人才培养、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,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、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省委、省政府,省委教育工委、省教育厅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。二是以“新双高”建设为导向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。学校聚焦课堂教学主责主业,围绕落实“老龄化”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委“一老一小一青壮”民生问题、“7+28+N”产业链群,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布局,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。以新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,将“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、新标准”融入课程开发,建设“对接岗位、数智融合”的优质核心课程,推行“床边教学+案例库建设”模式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三是以社会需求为坐标,锻造服务能力硬实力。学校紧密对接社会需求,瞄准地方产业链上的新兴产业和紧缺产业,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、老年保健与管理、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、针灸推拿专业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,提升服务社会能力。聚焦人民健康,发挥医学院校文化高地优势,依托生命健康馆、医道文化馆等校园资源,面向社会开展医学科普教育、急救培训等,持续提升社会满意度。
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,星空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,立志将宏伟蓝图的“大写意”精心勾勒为精准落地的“施工图”,以实干担当续写育人新篇,为教育强国事业贡献坚实力量。
机关党总支书记 骆焕丽
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,擘画“坚定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”的宏伟蓝图,为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。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锚定“两高四着力”战略路径,吹响了服务全国大局的奋进号角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党务干部我倍感振奋,同时深刻认识到,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总书记嘱托转化为育人实践,以党建引领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。
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悟到,“两高四着力”要求与新时代职业教育使命高度契合。这既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,也对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。机关党总支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的“神经中枢”,必须立足政治机关定位,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政治忠诚,在对标对表中校准行动方向。
新征程上,我将时刻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始终把理论学习、党性锻炼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,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“指南针”;始终以夯实组织根基为关键支撑,加强党支部建设,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师生共识、引领事业发展的“战斗堡垒”;始终以创新党建载体为核心抓手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党建引领教育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为推动中原大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、贡献绵薄之力。
国际教育系党总支书记 康富强
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河南考察,是对河南工作的高度重视,对河南人民的亲切关怀,为河南发展指明了方向,我们倍感振奋、倍感温暖、备受鼓舞。
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基层党总支书记,我将把学习好、领会好、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,推动重要讲话精神在师生中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:以党组织建设为抓手,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、学生管理、国际交流等工作深度融合,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;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引领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,积极构建精准思政、质量党建、安全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格局;以立德树人为基石,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;以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目标,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,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人文关怀,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,为社会良性发展贡献力量。
我将带领全系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以“两高四着力”为指引,真抓实干,开拓创新,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,为学校发展和河南教育事业贡献力量,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添砖加瓦。
公共学科部专职教师 袁春艳
习近平总书记河南之行的重要讲话精神,为中原大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,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,我将立足本职工作,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。一方面,深入研究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将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等河南本土文化融入课程。通过《诗经》中的中原故事、甲骨文的文化密码,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;另一方面,积极创新教学方法,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开展“典籍里的河南”等特色活动,让传统文化可感可触,真正走进学生心田。我将努力创造更多机会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:走进安阳殷墟感受殷商文明;探访传统书院领略千年文脉;到红旗渠接受精神的洗礼;深入乡村挖掘传统手工艺价值,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魅力,培养既有精湛医学技能,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豫医人才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,秉持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信念,深耕教育事业,传承文化薪火,为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,让中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 侯园园
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冲刺与“十五五”蓝图擘画的历史交汇点,习近平总书记再赴河南考察调研,聆听总书记从智能工厂创新到文化遗产保护,从夯实制造业基础到文化传承发展的殷殷嘱托,我倍感亲切、备受鼓舞。
作为扎根这片沃土的教育工作者,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基础性功能。这次学习不仅是教育观念的革新,更让我找到了新时代工作的时代坐标。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的纽带,更是撬动区域崛起的支点,一方面要以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的坚定信念,在课堂教学中播撒创新的火种,以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;另一方面当以“新愚公”之志深耕教育沃土,既做知识传授的“提灯者”,更当时代命题的“答卷人”,以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实践,为现代化河南发展引入源头活水,这既是我们的职业使命,更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回馈。
2024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 李梦想
习近平总书记再赴河南考察,无疑成为河南发展道路上的灯塔。作为河护学子,这份嘱托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技能的决心。在未来的学习中,我将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,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改善民生中去。同时,我将重点关注医学前沿动态,培养创新思维,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。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,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,争做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,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